9月28日上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唐山市纪委监委机关干部共同赴遵化市鲁家峪冀热辽抗日根据地陈列馆,开展“聆听先辈足音 高擎心中旗帜——我们是新时代 新家乡的建设者”主题党日暨“廉行唐山”廉洁文化研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25名党员教师带领40多名学生和3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一起,寻访革命旧址,聆听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用鲜花表达对英烈的崇敬之情。此活动受到央视频、河北日报客户端、冀云、冀时等媒体的关注报道。
鲁家峪位于丰润、玉田、遵化三县交界处。早在1927年就成立了党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冀热辽的根据地,也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是当时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是冀东军分区司令部所在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有着是重要的地位。
位于东峪村鸡冠山上的烈士洞,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旧址,它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和巨大牺牲。抗日战争期间,为了躲避日伪军的扫荡和围剿,八路军和当地百姓利用这些洞穴作为隐蔽的地点。1942年4月16日至5月1日,日军头目铃木启久调集日伪军4000余人,对鲁家峪进行了空前的大搜捕、大屠杀、大抢掠、大烧毁,在鸡冠山半山腰的火石洞群前,日军以放毒瓦斯、地雷和炸药炸等惨无人道的手段,至使95人遇难,其中八路军伤病员和干部72人。解放后,为了定名并改名为“烈士洞”。
在鲁家峪抗日根据地纪念碑下,冀热辽抗日根据地陈列馆馆长、唐山学院大思政课特聘专家70多岁的刘超老人讲述了抗战时期发生在当地和冀热辽地区的历史,介绍了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事迹。随后,全体人员整齐列队,站立在庄严肃穆的鲁家峪抗日根据地纪念碑下,向保家卫国、献出青春热血的英烈鞠躬致敬,并向革命英雄敬献鲜花,表达对革命先烈深切缅怀和崇敬之情。
烈士洞前,遵化市红色文化形象大使、唐山学院大思政课特聘专家74岁的李自亚老师讲述了战抗战英烈及“烈士洞的故事”。“这样的形式、这样的规模、这样的效果,都是过去没有过的,其意义绝不是简单的听故事,搞参观谈感受,而是触动心灵的生动教材!”说这话时,李自亚老人眼含热泪。
随后,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首先由6名唐山学院国旗护卫队队员为大家展示了一面曾于2023年4月28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过的国旗。4月28日,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罹难日。这面国旗是曾在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服役的唐山学院2024届毕业生张洋送给母校的礼物。他曾参与过1000次升旗任务,还担任了国旗护卫队荣誉室讲解员,在庆祝建党百年活动中因表现突出而光荣入党。毕业之际,经有关部门批准,他将这面具有特殊意义的国旗留给了母校。展示结束后,全体人员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在山头升起了五星红旗。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今年也是烈士纪念日设立十周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唐山市纪委监委,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和研学活动,使学生们亲身体验革命先烈的奉献与牺牲,传承英烈精神、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建功新时代、建设新家乡,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这不仅是一堂廉洁文化课,也是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效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撰稿人:毛凤萍 审稿人:李菁;责任编辑:彭叶)
附:部分媒体报道链接